落英缤纷
“忽逢桃花林,夹岸数百步,中无杂树,芳草鲜美,落英缤纷,渔人甚异之。”这句话来源于晋朝陶渊明的《桃花源记》,在这篇文章中,我记得一个词,落英缤纷。
落英缤纷是一种场景,还是一种静态的美?我一直没有概念。
今天朋友圈受河北理工大学小桥教授的影响,我决定去野外鉴别一下迎春花与连翘的区别。
小桥教授确实是做学问的人,为了帮助我们区分迎春花和连翘,她在朋友圈晒了照片且做了解释:迎春花与连翘有两个区别:一是从形状上,连翘的枝呈灌木状,而迎春花的枝呈藤状;二是从花形上,连翘是一花四瓣,而迎春花是一花六瓣。
我在郊野公园找到了连翘,也找到了迎春花,通过对比,我论证了小桥老师的解释。
世事洞明皆学问,人情练达即文章。说的就是这样的。
在郊野公园,我意外地感知了落英缤纷。
这不是一种静态的美,而是一种场景。
郊野公园杏花争相怒放,一阵微风吹拂,花瓣不舍地从枝头上翩跹飘下,无数的花瓣同时落下的时候,天空中仿佛下了一阵花瓣雨,我一时无法形容那纷纷落下的美景。
那一瞬间,我的脑海里出现了“落英缤纷”。
查了一下资料,还有学问人在研讨“落英”是花开还是花儿凋谢?甚至不惜引证钱钟书的《管锥篇》。
在这么一个诗意的情境下,任何物质的东西都是庸俗和不堪的。
落英缤纷不仅是一种场景,更是一种物质与精神可以相通的意境,你不仅可以体会文学之美,而且能体会尘世之美,更能感知精神升华之美。
世间有一个落英缤纷,就足以傲视天地人三界,能将精神停留在足以慰藉的乐土上。最美人间四月天,讲述的也就是这般景致吧?
评论